在学习上下功夫 在创新上做文章
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孙家政
回顾我们这次培训,我觉得安排得很好,有形势政策教育,有党性修养锻炼,有实际能力开发,虽然时间不长,但很紧凑,内容很丰富,很有针对性。经过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,很受教育,很实用,也促使自己思考了一些问题。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思想认识,谈一谈学习的感受。
一、认清了形势,鼓舞了干劲
通过靳校长的第一讲,特别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、格局及我校面临发展形势的分析,我心里的紧迫感骤然增强,感到了压力,也深刻体会到了自身的责任,在对形势的认识上更清醒了,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对我校出台的有关方针、政策的认识,进一步提高了自己主动履行义务和责任,认真落实学校各项工作规划的自觉性。
回顾校长的讲话,我一直在审视我们学院所面临的形势,同样是紧迫的,是压迫式的。全国的新闻专业几年前只有100个左右,近两年已发展到了370余个,而且部分院校的新闻专业发展之快超乎了我们的想象。仅从我市来说,我校的新闻专业是成立最早的,南开大学都是后来者,而现在的情况是:包括工大、财院、理工、商院、外院、体院等都成立了新闻专业,都来争夺这块地盘。相比较来看,南开大学新闻专业的成立虽晚于我校,但仅在办学自由度方面、社会声誉方面的优势是我们难以企及的,其他的院校也有各自的优势。看到了这个局面,我对靳校长所讲的“时间不多了,资源也不多了,我们要努力撑住架子,占住盘子”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。没有规模就难有地位,没有位置就很难求得社会的支持,很难争得社会资源,发展也就会更困难。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这一点,我们学院在提高办学层次、扩大办学规模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,正在积极地申报硕士点,积极论证新专业,今年的招生规模也将较以往有翻一翻还要多的提高,并正在积极物色人才,先后同北大、人大、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四川大学等近二十所院校进行了联络,争取今年吸纳7~8位专业教师。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里,把我院建设成为具有1000名左右学生,规模较大,层次更高,专业设置更科学、更完善,社会贡献率和影响更大的新闻学院,努力保持优势地位。其实规模大了,就会给管理带来许多的困难和问题,仅就业这一个问题就让头疼,质量问题也是大家经常议论的话题,如果仅从现有条件和面临困难来考虑,我们会选择放慢发展速度,但如果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来考虑问题,我们工作的积极性,主动性就会增强,干劲也会不一样,问题总要一个一个去克服。这些都是对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后,积极落实学校给我们制定的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。领导的讲话,宏观上分析了形势,同时也提出了要求,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,使我们工作的目标更明确了,鼓舞了干劲。校领导的讲话,为我们理解学校的政策提供了指导和帮助。这里我想讲几个微观的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。比如说对我校设置“教师教育处”的认识。因为离自己较远,以往没有在这方面动过脑子,但校内确实有不同的声音。在关工委换届会议上,李书记特别讲到了这个问题,在教师教育培训权的问题上,各高校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,我们必须努力占有一席之地,不然的话我们将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。靳校长的讲座也提到了这个问题,我校的牌子就是教育特色,职前教育、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是我们的亮点,我们必须占领这块阵地。通过学校领导的讲解使我认识到了成立该处的必要性、紧迫性和重要意义。再比如在成立研究生院的问题上,也有不同的认识,在研究生工作会的讨论会上有人就提出过这个问题,私下也有人议论,研究生院的职能是什么?与研究生处的职能是如何划分的?它们各自与基层学院是什么关系?基层单位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有问题是向研究生处汇报,还是向研究生院请示?等等。在那次讨论议上,李书记结合我校文件作了明确的解释和回答,澄清了认识。在过去的培训工作中,这样的事例也有很多,在组织部工作的时候,我由于参与组织工作也曾亲耳聆听过领导的教诲,有时没有参加,但其他几位同志回来也都说这次书记、校长讲得非常好,所以大家感触都特别深。
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问题,然而领导的讲解和分析,对我们认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,起到了解疑释惑,统一思想的作用。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不能经常听到领导的教诲,有些教师甚至很难或从没听到过领导的讲话。由此我产生了一个由来已久的想法,就是希望建立校级领导报告制度,定期的由校领导做一些综合的或局部的工作,如科研、学科建设、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工作报告。有的同志讲,这在西方政治理论中被称作“丛林主义”。我想无论什么主义,只要对我们认识问题有帮助,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有好处,完全可以拿来用。这样做有三个好处:一是可以促进领导与群众的直接沟通与交流,校领导联系院、处领导比较多,联系普通群众可以说还不够广泛;二是可以集中民智。私下里人们总会听到东一个小道消息,西一个小道消息,传闻多了会造成思想混乱,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大家在关注我们学校的事业,从这个角度说也是一件好事,希望通过领导的报告,让更多人了解真实情况,认识存在问题,可以有效地把大家的智慧和舆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,为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出力献策;三是可以起到帮助群众认清形势,统一思想,凝聚力量,鼓舞干劲的作用。
二、从学习和管理的角度,谈一谈干部思想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问题
我认为得干部综合素质和思想修养的提高,一靠学习培养,二靠制度约束和引导。我校党委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历来是非常重视的,坚持不断的选派干部参加中央党校、市委党校、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以及市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,坚持不断的在校内进行干部的轮训,这就是最好的例证。毛泽东曾讲:大政方针定了,主要是看干部了。因此我认为校党委关心干部能力、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素质的不断提升,就是关心事业发展的最好的举措之一。也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,有利于干部思想素质的提高和成长。
这次培训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。我想大家可能会与我有同感,那就是听了王辅成老师关于树立正确“三观”思想的讲座,心灵受到了震撼,也得到了再一次的净化,虽然以前请王老师给学生讲的时候也听过他的讲解,但每一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,这次仍然是很受感动,很受教育。我想这可能就是真理的力量吧!这样感人的报告这几年来太少了,希望党委、组织部和党校多安排这样的讲座,它对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将会起到积极、明显的作用。邓小平同志曾讲:学理论要精,要管用。我想这样的精品报告,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和途径。
在制度方面,校党委在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上历来是严格规范的,干部的培养、选拔、使用各个环节都是如此,我们是出经验的单位,这一点大家是看得到的。在干部的监督教育方面我校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的,姜书记那天讲得很具体,坚持了廉政谈话制度,制定了各种文件,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,坚持了离任审计制度等。制度的完善和其有效的执行,对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,也会对干部思想修养的提升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。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是在经济上,因此加强经济监管力度势在必行。我觉得离任审计有些晚了,真出了问题,损失难以弥补,应该加强时时监督,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。另外,由于现在和未来几年内我校的经济压力会比较大,我们还不富裕,挣点钱还很困难,因此我们不但要监管和处理贪污腐败,化公为私的问题,还要监管乱花钱的问题,要管一管钱是不是花得很合理,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,国际上通行的衡量生活水平不是有一个“恩格尔系数”吗?我们也可以搞一个系数,如果一个单位非事业性或非业务性支出金额比例过大,是不合理的,也是需要纠正的,对科研研究经费的监管也应该如此。这也有利于控制用票据套取现金的问题。管理也是培育人,许多出问题的人,回顾他们各自经历的时候,大多会说到当初为什么就没人管、没人提个醒,也可能是有人管而听不进去,可见没人管是害人的,魏征曾说过:“亲者严,疏者宽。”严格管理是对干部的爱护,我是这么认识的。
当然组织安排的培训学习、制度监管都是外在因素,一个人思想素质、党性修养的真正提高关键还在于自身。思想修养与知识、甚至与认识水平都没有直接因果关系,正如王辅成老师讲到的程维高、成克杰等人受党教育培养时间不可谓不长,理论知识不可谓不高,认识能力不可谓不强,但就是没有把握住自己。因此关键时刻能不能把握住自己免受欲望的诱惑,能不能处理好公与私、义与利、苦与乐等等的关系,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,也是其“三观”树立的牢固不牢固、正确不正确的试金石。作为年轻干部我会时刻告诫和要求自己要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,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。
总之,这次培训对自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,思想上收获很大,我想更重要的还是要把思想的变化体现到具体的工作中去,提升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,使之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,坚持在“学”字上下功夫,在“勤”字上见行动,在“新”字上做文章,在“优”字上求发展,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,由于水平和能力所限,我不敢说自己要做一个最优秀者,但自己一定要不断鞭策自己做一个最勤奋、最努力的人。
(2005)第三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学员
|